-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数[08/03]
-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栏[08/03]
-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刊[08/03]
-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征[08/03]
-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投[08/03]
一流理工大学的文科发展水平及其对全球排名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研究背景 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文科,这是当今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态势下形成的共识[1]。理工类大学的文科专业无论是
一、研究背景
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文科,这是当今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态势下形成的共识[1]。理工类大学的文科专业无论是在师资、生源还是学科支撑上都显现出相对的弱势[2],如何在文科专业的发展中厘清定位、彰显特色、谋得突破成为理工类大学尤其是一流理工大学的管理者十分关注的话题,也各自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少数重点理工高校已在文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3]。然而,就是否入围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来看,一流理工大学的文科似乎仅得到了官方很少程度的认可,这不得不引起所有人 (尤其是文科研究者)的深思。从“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来看,24所一流理工大学①一流学科所属的学科大类②中,没有一个一流学科属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大类 (统称文科类),几乎所有一流学科均属于自然科学大类和工程与技术大类③(统称理工科类)。其他一些以理工著称的大学,其归属于文科类的一流学科的数量也少。譬如,清华大学仅有7个一流学科属于文科类 (仅占本校所有一流学科的21%)。倘若我们不清楚这些一流理工大学文科所处的不同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水平差异对其全球声望 (由全球排名位次来表征)的影响,所有关于中国一流理工大学必须大力发展文科的指导理念均可能陷入无目的的境地,从而使中国一流理工大学在冲击全球排名总榜更高位次或位次区间的进程中变得更为曲折艰难。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3所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从A&HCI和SSCI论文数和被引数的比较视角出发,分析了这些理工大学文科所处的发展水平及其对全球排名位次的影响,旨在为中国一流理工大学如何通过提升文科发展水平以提高其全球排名位次提供启示。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选择
本文所选对象源自世界公认的较权威的四大排名体系[4]:QS、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ARWU)、 《泰晤士高等教育》 (THE) 世界大学排名总榜。在总榜排前100名的科研机构中,以 “理工” “工业” “科技” (或 “科学技术”)“工科”为关键词检索得到19所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另外,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入围前100。而且4所大学绝大多数甚至全部一流学科均属于理工科类。鉴于此,研究也将该4所大学纳入正式分析,最终研究对象为23所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在2017年QS自然科学或工程与技术学科排名中,这23所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排名位于第1位 (麻省理工学院)和第153位 (以色列理工学院)之间,排在前100位的共有22所 (占95.7%),表明选取此23所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具有科学合理性。同时,研究纳入两所文科大学 (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发展水平的比较标准。这两所大学在2017年QS艺术与人文学科排名中分别位列第23位和第153位,在社会科学与管理学科排名中分别位列第21位和第154位。根据其排名位次,研究以北京大学作为比较的最高标准值,达到该值即表示达到了世界一流文科的发展水平,而以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比较的最低标准值,达到该值即表示达到了世界知名文科的发展水平,否则,则表示未达到世界知名文科的发展水平。
(二)数据收集
在 Web of Science (WoS) A&HCI④和 SSCI⑤数据库中,以机构扩展为检索字段,以选定的各大学英文名为检索词,将时间跨度限定为2006年至今 (数据收集时间为2017年4月),搜索得到各大学的原始数据。对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论文,按学科层次叠加的方式确定其唯一归属的学科。此方法与WoS划分期刊所属学科的内在逻辑一致。最后,研究分别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一)23所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水平
首先,就23所世界一流理工大学A&HCI总篇数来看,比较大学中,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论文总数分别为402篇和240篇。就最高比较值 (402篇)来看,高于此值的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仅有4所 (占比17.4%),分别是柏林工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就最低比较值 (240篇)来看,仅有11所世界一流理工大学 (占比47.8%)高于此值,分别是柏林工业大学、代尔复特理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cclgdxxbzz.cn/qikandaodu/2020/0809/357.html
上一篇:新书
下一篇:中意理工类大学必修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及效果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