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第15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纪要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9年8月13-16日,第15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在吉林省集安市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长春理工大学联合承办。 全国发

2019年8月13-16日,第15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在吉林省集安市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长春理工大学联合承办。

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是每3年举办一次的重要学术活动,旨在为我国从事发光研究和开发的科技和产业界人士提供一个进行学术、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的平台。来自全国的近342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会单位82个,会议收到论文摘要215篇。本次会议包含开幕式、大会邀请报告、分会邀请报告、分会口头报告、张贴墙报、闭幕式共6个环节。

大会开幕式由组织委员会主任刘可为研究员主持,程序委员会主任申德振研究员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致开幕辞。与会代表就激发态过程、元激发和非线性发光;稀土和过渡族元素的发光;量子点和纳米发光材料和器件;半导体材料的发光、激光和光电特性;有机发光材料和光电特性;发光显示和照明应用技术;生物发光和发光显示医学;新型发光材料与器件;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应用等9个相关专题领域的发光学前沿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产业动态进行了热烈研讨与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军研究员、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中科院半导体所李京波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刘雷研究员、河南大学杜祖亮教授6位学者作了精彩的大会邀请报告,41位学者作了分会邀请报告,53位学者作了分会口头报告,张贴墙报84篇。本次会议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与会代表年龄和地区分布广泛,成果丰富,学术氛围浓厚。本次大会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机和有机发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既邀请到了发光领域包括王立军院士、范希武教授、刘佩华研究员、张国义教授等多位发光学研究的前辈到会,也邀请到了江风益、李京波、王建浦、刘雷、杜祖亮等多位杰出的中青年专家作大会邀清报告。近20位来自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一位中国台湾地区的青年学者还获得了“优秀墙报奖”的荣誉。

二、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结合。大会在学术上不仅关注了学科建设、原创理论,也注重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的结合,真正地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三、墙报交流的数量和质量高。大会除了邀请和口头报告环节,在墙报交流环节也呈现了热烈的氛围。墙报数量有84份,且许多墙报在学术性和艺术性上都体现了很高的水准。获得“优秀墙报奖”的7份墙报更是出类拔萃,获奖者分别是冯秋实(东北师范大学)、梁亚川(郑州大学)、李占国(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宋世玉(郑州大学)、谢怡廷(中原大学)、杨立学(北京工业大学)、周容富(中山大学)。

会议期间召开了第14届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14届发光分会委员会及其领导班子。会上授予郑州大学史志锋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吕锐蝉博士“第8届徐叙瑢发光学优秀青年学术论文奖”。本次会议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名誉主任范希武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会议,称这是一场学术水平很高的全国发光学学术盛会,还对主要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特别是对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刘可为和副主任张振中、魏志鹏等为会议的成功召开所付出的辛劳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次会议必将对推动我国发光学事业的研究与发展,对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第16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将于2023年在北京市召开。会议将由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

2019年8月13-16日,第15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在吉林省集安市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长春理工大学联合承办。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是每3年举办一次的重要学术活动,旨在为我国从事发光研究和开发的科技和产业界人士提供一个进行学术、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的平台。来自全国的近342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会单位82个,会议收到论文摘要215篇。本次会议包含开幕式、大会邀请报告、分会邀请报告、分会口头报告、张贴墙报、闭幕式共6个环节。大会开幕式由组织委员会主任刘可为研究员主持,程序委员会主任申德振研究员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致开幕辞。与会代表就激发态过程、元激发和非线性发光;稀土和过渡族元素的发光;量子点和纳米发光材料和器件;半导体材料的发光、激光和光电特性;有机发光材料和光电特性;发光显示和照明应用技术;生物发光和发光显示医学;新型发光材料与器件;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应用等9个相关专题领域的发光学前沿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产业动态进行了热烈研讨与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军研究员、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中科院半导体所李京波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刘雷研究员、河南大学杜祖亮教授6位学者作了精彩的大会邀请报告,41位学者作了分会邀请报告,53位学者作了分会口头报告,张贴墙报84篇。本次会议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一、与会代表年龄和地区分布广泛,成果丰富,学术氛围浓厚。本次大会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机和有机发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既邀请到了发光领域包括王立军院士、范希武教授、刘佩华研究员、张国义教授等多位发光学研究的前辈到会,也邀请到了江风益、李京波、王建浦、刘雷、杜祖亮等多位杰出的中青年专家作大会邀清报告。近20位来自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一位中国台湾地区的青年学者还获得了“优秀墙报奖”的荣誉。二、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结合。大会在学术上不仅关注了学科建设、原创理论,也注重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的结合,真正地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三、墙报交流的数量和质量高。大会除了邀请和口头报告环节,在墙报交流环节也呈现了热烈的氛围。墙报数量有84份,且许多墙报在学术性和艺术性上都体现了很高的水准。获得“优秀墙报奖”的7份墙报更是出类拔萃,获奖者分别是冯秋实(东北师范大学)、梁亚川(郑州大学)、李占国(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宋世玉(郑州大学)、谢怡廷(中原大学)、杨立学(北京工业大学)、周容富(中山大学)。会议期间召开了第14届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14届发光分会委员会及其领导班子。会上授予郑州大学史志锋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吕锐蝉博士“第8届徐叙瑢发光学优秀青年学术论文奖”。本次会议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名誉主任范希武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会议,称这是一场学术水平很高的全国发光学学术盛会,还对主要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特别是对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刘可为和副主任张振中、魏志鹏等为会议的成功召开所付出的辛劳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次会议必将对推动我国发光学事业的研究与发展,对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第16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将于2023年在北京市召开。会议将由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cclgdxxbzz.cn/qikandaodu/2020/0807/352.html



上一篇:高校远程教育扶贫实践发展现状探究 ——以长
下一篇:做好线上线下一“摊”生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投稿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版面费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